泉州今年将开展超千场公益性演出 打响“闽南戏窝子”品牌_世界热门
泉州网4月12日讯(记者 陈智勇 通讯员 马宁 叶晓梅)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演出及公益性展演,全力完成600场省非遗公益性演出、200场濒危剧种公益性演出及250场市为民办实事公益性演出任务。记者昨日从2023年全市艺术创作工作会议获悉,今年泉州国有文艺院团将开展超千场公益性演出,打响“闽南戏窝子”品牌。
会上,全市各地文旅部门和全市国有文艺院团负责人齐聚一堂,就新的一年泉州艺术创作畅谈思路计划,分享最新艺术创作成果,力争创作出更多反映泉州地域特色和鲜明时代特征,深受群众喜爱并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剧目,营造出世遗城市和“闽南戏窝子”风姿独具、绚丽多彩的舞台艺术风景。
(资料图)
公益性演出数量居全省之首
去年,泉州开展文艺精品公益性惠民演出1386场次,数量居全省之首。节假日期间,泉州多家文艺院团公益性演出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。今年,泉州将进一步做大做强假日文旅经济市场,常态化开展文艺院团公益性演出;备战第十一届福建省中青年演员比赛等重大赛事活动,培育一批文艺领军人才。
市文旅局相关人士表示,今后泉州将进一步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,破解发展瓶颈,争取从资金、人才、阵地、运营等方面获得政策支持,加强后继人才培养,优化绩效分配制度,提升自身造血功能,调动演职员传承和创新的积极性,创作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与广大市民分享。
持续传承创新打造精品剧目
今年以来,泉州艺术创作捷报频传:曾静萍主演的梨园戏《陈三五娘·小闷、大闷》、石福林主演的高甲戏《凤冠梦》、陈娟娟主演的高甲戏《连升三级》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3—2024年度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录制演员(剧目)名单;高甲戏《围头新娘》入选第三届全国戏曲(南方片)会演参演作品;高甲戏《阿旺的幸福生活》、木偶小剧《风雨桃花山》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。
今年,泉州将力争打造一批叫得响、传得开、立得住的优秀文艺剧目,争取冲击中宣部“五个一工程”奖、文旅部文华大奖等国家级荣誉。重点推进高甲戏《围头新娘》的打磨提升,争取在省内外开展交流展演和参加国家级重要展演比赛,通过演出对剧目进行修改、打磨和深加工,提升作品知名度、美誉度和影响力;推动舞剧《南侨机工》参评第十三届中国舞蹈“荷花奖”,筹备赴国家大剧院演出;做好新创排剧目梨园戏《促织记》、高甲戏《阿旺的幸福生活》《林嗣环》、木偶戏《小英雄海娃》、南音《御前清客》、舞剧《人偶情》的打磨提升。
力推文艺创作成果“走出去”
过去一年,泉州对外文化交流丰富多彩,泉州市木偶剧团作为我国唯一代表团参加澜沧江·湄公河地区木偶节线上交流及展演;举办中日韩青少年传统舞蹈展演,参加光州“心象”现代美术作品展、2022横滨音乐节、中韩云端文艺汇演等,深化东亚文化之都交流合作。
2023年,泉州将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,力推泉州文艺创作成果“走出去”。泉州提线木偶戏长期以来担任“文化交流使者”,足迹遍布世界各地,今年基本确定的国内外文化交流项目已近10个,包括中国东盟非遗周演出、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、全国非遗展演,以及应邀赴美国、墨西哥、澳大利亚等参加国际艺术节及文化交流。
举办海艺节打响海丝文旅品牌
新的一年,泉州将整合市直五大剧团资源组建演艺公司,打造一台具有宋元时期海洋贸易元素的精品旅游演艺剧目推向市场;做好大型茶文化音乐舞台剧《铁观音》、旅游专题歌舞剧《映像闽南》的常态化演出;开发各类沉浸式演出体验,支持院团举办传统戏曲研学、非遗研学活动,增加节假日演出供给。
4月27日至5月3日,泉州将举办“海丝泉州戏剧周——2023全国南戏展演”活动,以梨园戏为主体,邀请莆田莆仙戏、江西弋阳腔、浙江调腔与瓯剧、广东潮剧、山东柳子戏等南戏及古老剧种,来泉交流展演。
同时,泉州还将举办一系列活动打响海丝文旅品牌,计划于年底举办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,持续与东亚文化之都城市开展交流合作,策划赴美开展多场民间文化交流展示活动,借助世界南音联谊会等平台,加强同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联谊。